您现在的位置是:人工智能 >>正文

漏洞管理玩法已变,四大常见错误亟待摒弃

人工智能61171人已围观

简介漏洞管理已经彻底转型,它不再是简单地完成清单上的任务,而是构建一个融合实时可见性、智能风险排序和前瞻性自动化的完整防御体系。可以说,今天的漏洞管理与五年前相比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如果你仍然固守于定期扫 ...

漏洞管理已经彻底转型,漏洞它不再是管理简单地完成清单上的任务,而是玩法误亟构建一个融合实时可见性、智能风险排序和前瞻性自动化的已变完整防御体系。

可以说,大常待摒今天的见错漏洞管理与五年前相比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如果你仍然固守于定期扫描模式,漏洞仅仅"建议"而非强制实施更新 ,管理或过度依赖CVSS分数作为唯一决策依据,玩法误亟那么 ,已变你实际上是服务器租用大常待摒在采用过时的战术应对现代的威胁。

在当今高度动态 、见错去中心化且不断变化的漏洞IT环境中 ,攻击者正以与防御同步的管理速度进化 。作为系统管理员或安全专家,玩法误亟继续依赖传统方法不仅意味着技术落后,更是在无意中为潜在入侵者敞开了大门 。

本文整理了管理员在漏洞管理方面仍在犯的四个常见错误 ,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

1.按计划运行扫描

为什么? 

每月 、亿华云每周甚至每日的漏洞扫描曾被视为充分的安全措施。而在当今的动态环境中 ?这种方法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危险的安全盲区 。

现代IT生态系统中的云资源 、远程工作端点和虚拟机可能在几分钟内就完成从创建 、使用到销毁的整个生命周期 。这种瞬息万变的资产状态使得传统的计划性扫描模式显得力不从心——它们只能捕捉到固定时间点的安全状态  ,而错过了两次扫描之间出现并消失的云计算所有潜在威胁。这不仅是效率问题 ,更是一个根本性的安全缺陷。

解决办法

拥抱持续安全监控的新范式

应立即转向全面的持续扫描策略,彻底革新漏洞管理方法 。部署能够与资产管理系统深度集成的先进工具,形成真正的实时监控能力,确保安全覆盖无死角。

这种现代化方案不仅限于传统数据中心服务器 ,高防服务器而是扩展到整个技术生态系统——从云端虚拟机 、员工笔记本电脑到分散的本地设备和远程工作终端 。通过建立永不间断的安全可见性机制,实时掌握环境中的每一处变化 ,而不是仅依赖于静态的时间点快照。

这种转变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安全思维的根本转变——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防御 ,源码下载从周期性检查到持续保护,为组织构建真正弹性的安全防线 。

把每个"严重"CVE都当作紧急事件处理

为什么 ?

 CVS评分并不是全部。内部开发服务器上的"严重"CVE可能比面向公众的端点上的中等严重性漏洞风险更低 。并非每个漏洞都需要立即修补,但有些确实需要 ,除非有缓解措施或有充分记录/签署的理由不这样做,否则所有漏洞最终都应该被修补。

CVS评分仅是漏洞风险拼图中的免费模板一块  ,而非完整图景 。真实的威胁评估需要深入考量具体的部署环境和业务影响。例如,一个标记为"严重"的CVE漏洞若存在于隔离的内部开发服务器上 ,实际风险可能远低于一个中等严重性但位于面向公众的关键业务端点上的漏洞。

解决办法

实施基于风险的漏洞管理(RBVM)

将基于风险的漏洞管理(RBVM)作为安全策略的基石 ,彻底改变您的防御方法。投资那些能够整合多维风险因素的先进平台:不仅评估漏洞的技术可利用性,还综合考量受影响资产的业务价值 、潜在业务中断影响,以及当前活跃的威胁情报数据 。

通过这种全面的风险评估框架,精确识别真正需要紧急响应的高风险漏洞 ,优先分配资源解决这些关键威胁,同时为其余漏洞制定合理的修复时间表。这种分层方法既确保了对最紧迫威胁的快速响应  ,又避免了资源的过度分散 。

建立结构化的决策框架至关重要。它不仅提供清晰的优先级指导,还能确保在处理高优先级问题时不会忽视其他潜在风险。这种系统化方法将使安全团队从被动的"补丁追赶者"转变为战略性风险管理者,为组织提供更加高效且全面的保护。

仍在尚未实施自动化

为什么 ?

对于任何团队来说,手动处理的数据太多了 ,尤其是在混合工作环境、BYOD和数十种生成警报的工具的情况下。手动分类工单或追踪补丁周期会很快让你的团队精疲力竭 。倦怠和警报疲劳是真实存在的 ,也是安全实践松懈和员工流失的主要原因。攻击者非常清楚这一点  ,并利用安全团队压力大可能会犯错的这一点来发起攻击。

解决办法

战略性实施自动化

要将自动化作为核心战略而非可选工具,系统性地应用于整个安全运营流程——从漏洞扫描、警报分类 、风险评估到补丁部署计划。通过精心设计的自动化流程过滤掉背景噪音 ,使安全专家能够将宝贵的认知资源集中在真正需要人类判断的复杂风险上。

在实施自动化时 ,务必确保所有系统保持透明度和可审计性。避免不可解释的"黑盒"解决方案,而应选择能够提供清晰决策路径和可验证结果的工具 。值得一提的是,自动化的目标是增强人类能力,而非替代人类判断——它应该成为加速安全运营的助力器 ,而不是引入新风险的潜在来源。

忽视软件供应链

为什么 ? 

一些大的网络攻击(SolarWinds、Log4Shell、MOVEit)并非通过传统基础设施发生 。它们是通过管理员甚至都不知道正在使用的第三方代码和软件组件进入的 。

近年来一些极具破坏性的网络攻击揭示了一个关键安全盲区 :软件供应链  。SolarWinds 、Log4Shell和MOVEit等重大事件并非通过传统的网络入侵途径发生,而是巧妙地利用了深埋在组织信任的第三方软件中的漏洞。这些攻击的特别危险之处在于 ,它们利用了组织环境中"隐形"的组件——那些IT管理员甚至不知道存在于其系统中的依赖项、库和框架 。

当安全团队无法看到完整的软件构成时  ,就无法保护它 。这种"未知的未知因素"为攻击者提供了理想的隐蔽入口,使他们能够绕过传统的安全控制 ,直接通过受信任的渠道进入企业环境 。

解决办法

建立主动的软件供应链安全策略

从要求所有供应商提供详细的软件物料清单(SBOMs)开始 。这些数字"配方表"应详细列出产品中使用的每个组件、库和依赖项 ,从而提供完整的可见性。

实施自动化扫描机制,持续检查所有第三方组件,包括那些嵌入在商业应用程序中的组件。建立依赖关系图谱,追踪您环境中使用的所有软件组件之间的复杂关系网络 。

部署自动化监控系统 ,在发现任何第三方组件存在新漏洞时立即发出警报 ,旨在快速响应,即使是在供应商正式发布补丁之前。

记住这个基本原则 :供应商的安全问题不应该成为组织的安全危机 。

建立从被动防御到主动安全态势

现代漏洞管理已经超越了简单的"发现-修复"模式 ,演变为一门复杂的战略学科  。它不再仅仅关注漏洞识别 ,而是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安全生态系统,融合了精准的风险评估 、快速的威胁检测 、高效的修复流程 ,以及跨越整个数字领域的全方位可见性——从核心数据中心到边缘分支机构 ,从办公室工作站到远程员工设备 。

综上所述,卓越的漏洞管理建立在三大核心支柱之上 :

战略性安全政策:明确定义的风险容忍度  、响应流程和责任分配 ,为所有安全活动提供清晰指导精确的系统情报:对环境中每个资产的深入了解 ,包括其价值 、配置和互连性智能自动化:将这些洞察转化为自动化工作流 ,实现从检测到修复的无缝过渡

这种整合方法使组织能够充分发挥现代自动化工具和补丁管理解决方案的潜力 ,将理论上的安全转化为实际的防护能力。

网络安全领域的进化速度前所未有。那些能够适应这一新现实 、采用现代漏洞管理实践的安全专业人员将始终领先于威胁行为者。而那些固守传统方法的组织?他们实际上正在无意中成为攻击者的盟友。

Tags:

相关文章

  • 网络安全领域最常用的十大开发语言

    人工智能

    编程语言是一组语法规则和词汇:编程语言是一组语法规则和词汇,如果编写正确,它们可以被机器理解。程序员可以使用这类语言来开发软件比如业务流程管理软件)、编写计算机执行的脚本,以及组织管理机器层次体系内的 ...

    人工智能

    阅读更多
  • Win10系统怎么禁用体验共享

    人工智能

    在win10系统中,有一个共享体验功能,是负责附近共享以快速将文件发送到另一台设备的功能,如果想要禁用此项功能,该怎么操作呢,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具体的禁用步骤。Win10系统禁用共享体验的步骤第一种方法 ...

    人工智能

    阅读更多
  • 去实体店装win10多少钱2019

    人工智能

    在微软系统不断更新换代的现在,有一部分朋友不想在家自己进行重装或者是给系统升级更新。去线下实体店装win10系统就是很好的选择了。那么在实体店装系统要多少钱,就让小编告诉你吧。去实体店装win10多少 ...

    人工智能

    阅读更多

滇ICP备2023006006号-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