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数据库 >>正文
物联网安全的第一道关—感知层安全
数据库73人已围观
简介物联网安全技术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各部分的安全技术是互相联系、共同作用于系统的。感知层安全是物联网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与此同时,感知层是物联网的信息源,也是物联网各种拓展应用的基础,感知层的安全是整个物 ...
物联网安全技术是物联网安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各部分的第道安全技术是互相联系 、共同作用于系统的关感 。感知层安全是知层物联网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与此同时,安全感知层是物联网安物联网的信息源,也是第道物联网各种拓展应用的模板下载基础,感知层的关感安全是整个物联网安全的首要问题 。
感知节点数量庞大,知层直接面向世间万“物”。安全物联网相较于传统通信网络,物联网安其感知节点大多部署在无人监控的第道环境中,其节点呈现出多源异构性 ,关感又因为各个节点所持有的知层能量及智能化程度有限 ,所以无法获得复杂的安全安全保护能力 。

感知层安全技术的免费模板最大特点是“轻量级”,不管是密码算法还是各种协议,都要求不能复杂 。“轻量级”安全技术的结果是感知层安全的等级比网络层和应用层要“弱”,因而在应用时 ,需要在网络层和感知层之间部署安全汇聚设备 。安全汇聚设备将信息进行安全增强之后,再与网络层交换,以弥补感知层安全能力不足这一安全短板。
物联网感知层的建站模板安全威胁
物联网感知层的任务是感知外界信息 ,完成物理世界的信息采集 、捕获和识别 。感知层的主要设备包括 :RFID阅读器 、各类传感器(如温度 、湿度、红外 、超声、速度等)、图像捕捉装置(摄像头) 、全球定位系统装置、激光扫描仪等。服务器租用
这些设备收集的信息通常具有明确的应用目的,例如 :公路摄像头捕捉的图像信息直接用于交通监控;使用手机摄像头可以和朋友聊天以及与他人在网络上面对面交流;使用导航仪可以轻松了解当前位置以及前往目的地的路线;使用RFID技术的汽车无匙系统,可以自由开关车门。
各种感知系统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各种安全和隐私问题 。例如,使用摄像头进行视频对话或监控,源码库在给人们生活提供方便的同时,也会被具有恶意企图的人利用 ,从而监控个人的生活 ,窃取个人的隐私。近年来 ,黑客通过控制网络摄像头窃取并泄露用户隐私的事件偶有发生。
根据物联网感知层的功能和应用特征 ,可以将物联网感知层面临的安全威胁概括如下 :
(1) 物理捕获
感知设备存在于户外 ,且被分散安装,亿华云因此容易遭到物理攻击,其信息易被篡改 ,进而导致安全性丢失 。
RFID标签、二维码等的嵌入 ,使接入物联网的用户不受控制地被扫描 、追踪和定位 ,这极大可能会造成用户的隐私信息泄露。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 ,它通过无线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 ,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
由于RFID标签设计和应用的目标是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大多采用“系统开放”的设计思想,安全措施不强,因此恶意用户(授权或未授权的)可以通过合法的阅读器读取RFID标签的数据,进而导致RFID标签的数据在被获取和传输的过程中面临严重的安全威胁。另外 ,RFID标签的可重写性使标签中数据的安全性 、有效性和完整性也可能得不到保证。
(2) 拒绝服务
物联网节点为节省自身能量或防止被木马控制而拒绝提供转发数据包的服务 ,造成网络性能大幅下降 。
感知层接入外在网络(如互联网等) ,难免会受到外在网络的攻击。目前,最主要的攻击除非法访问外,主要是拒绝服务攻击。感知节点由于资源受限,计算和通信能力较低,因此对抗拒绝服务的能力比较弱,可能会造成感知网络瘫痪 。
(3) 木马病毒
由于安全防护措施的成本、使用便利性等因素的存在 ,某些感知节点可能不会采取安全防护措施或者很简单的信息安全防护措施 ,这可能会导致假冒和非授权服务访问问题产生 。
例如 ,物联网感知节点的操作系统或者应用软件过时 ,系统漏洞无法及时修复,物体标识、识别、认证和控制就易出现问题。
(4) 数据泄露
物联网通过大量感知设备收集的数据种类繁多 、内容丰富 ,如果保护不当,将存在隐私泄露 、数据冒用或被盗取问题。
如果感知节点所感知的信息不采取安全防护措施或者安全防护的强度不够,则这些信息可能会被第三方非法获取 。这种信息泄露在某些时候可能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物联网感知层的安全机制
针对物联网感知层面临的安全威胁 ,目前采用的物联网安全保护机制主要有以下五种:
物理安全机制 :常用的RFID标签具有价格低 、安全性差等特点 。这种安全机制主要通过牺牲部分标签的功能来实现安全控制 。认证授权机制 :主要用于证实身份的合法性,以及被交换数据的有效性和真实性。主要包括内部节点间的认证授权管理和节点对用户的认证授权管理 。在感知层 ,RFID标签需要通过认证授权机制实现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机制:保护体现在用户对于节点自身信息的访问控制和对节点所采集数据信息的访问控制,以防止未授权的用户对感知层进行访问。常见的访问控制机制包括强制访问控制 、自主访问控制、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和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加密机制和密钥管理 :这是所有安全机制的基础,是实现感知信息隐私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 。密钥管理需要实现密钥的生成、分配以及更新和传播。RFID标签身份认证机制的成功运行需要加密机制来保证。安全路由机制:保证当网络受到攻击时 ,仍能正确地进行路由发现、构建 ,主要包括数据保密和鉴别机制、数据完整性和新鲜性校验机制 、设备和身份鉴别机制以及路由消息广播鉴别机制。Tags:
转载: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网络,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信息技术视野”。http://www.bziz.cn/html/290b599704.html
相关文章
因办公应用程序导致大规模数据泄露!涉及戴尔、AT&T、大通银行等900家公司
数据库近日,有研究人员发现了一次大规模的数据泄漏事件,共涉及到大约 900 家公司和组织,其中包括戴尔、Verizon、AT&T、能源部、康卡斯特和大通银行等。今年 3 月 25 日,Cyberne ...
【数据库】
阅读更多以U盘启动如何重装系统?(教程详解,操作简单易懂)
数据库重装系统是电脑常见的维护手段之一,而以U盘启动则是一种方便快捷的重装方式。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U盘启动来重装系统,操作简单易懂,适合各类用户。文章目录:1.准备工作:获取系统镜像文件和制作启动U盘首 ...
【数据库】
阅读更多LenovoT580笔记本电脑的全面评测(性能卓越,适用于商务人士和学生群体)
数据库作为一款备受瞩目的商务笔记本电脑,LenovoT580以其卓越的性能和优秀的适用性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将对该款笔记本电脑进行全面评测,从外观设计、硬件配置、性能表现、便携性、续航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 ...
【数据库】
阅读更多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链接
- 2022年及以后的四个数据中心提示
- 出柜率、上架率、负载率,数据中心运营的三个重要指标,你知道吗?
- 身份安全成焦点:Palo Alto Networks拟以250亿美元收购CyberArk
- 多款热门 Chrome 扩展程序存在明文传输风险,用户隐私安全受威胁
- 苹果6s升级iOS11的体验(以苹果6s为例,探索iOS11的新特性和性能提升)
- 托管服务提供商的优势和长期机会
- 戴尔PowerEdge以高性能计算 为奥运健儿保驾护航
- 技嘉降BIOS教程(教你轻松降级技嘉BIOS,解决电脑问题)
- 戴尔科技 VMware Tanzu 加快基础设施现代化进程满足您的业务需求
- 探索2023年vivo最新款手机的革新之路(领先科技、卓越性能、引领未来) 香港物理机企业服务器亿华云云服务器源码库网站建设b2b信息平台